- 在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中,發票自查至關重要,它關乎企業的稅務合規和經營風險。以下是發票自查需要關注的 24 個風險點。1. 是否存在為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情況,這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2. 是否存在企業之間環開、對開發票的情況,這種行為會擾亂稅收秩序。1. 是否存在發票稅率適用錯誤的情況,錯誤的稅率會導致稅款計算不準確。2. 是否存在未按照規定開具合格的發票的情況,如發票信息填寫不完整、不準確等。3. 是否存在未按照規定銷售方隨意作廢開具的發票的情況,不合理的作廢可能存在問題。4. 是否存在疫情期間免稅發票開具錯誤的情況,特殊時期的免稅政策需要正確執行。5. 是否存在發票清單開具錯誤的情況,清單內容應與發票相符。1. 是否存在購銷不匹配、進銷項明顯異常的情況,這可能暗示業務的真實性存在問題。2. 是否存在取得稅收洼地發票過多的情況,過多依賴此類發票可能有稅務風險。3. 是否存在經常凌晨開具發票的情況,異常的開票時間可能存在疑點。4. 是否存在金額全部頂格開票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不正常。1. 是否存在取得白條入賬等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情況,發票是合法的入賬憑證。2. 是否存在業務真實發生但沒有取得發票,找發票來沖抵的情況,這會導致賬目混亂和稅務問題。3. 是否存在企業只有銷項稅,沒有進項稅,利潤太高,找發票來抵稅的情況,這是違規的避稅手段。4. 是否存在股東分紅個稅高,為了減少分紅金額,找發票來規避的情況,同樣屬于違法操作。1. 是否存在農產品發票沒辦法提供資產還是非資產證明材料的情況,缺乏證明可能影響稅務處理。2. 是否存在取得大額費用支出發票證據鏈不充分的情況,完整的證據鏈是合規的保障。1. 是否存在舍近求遠開票,或者屬于貨物來源地預警的情況,不合理的開票地點可能有問題。2. 是否存在從自然人處取得大量或大額代開普票的情況,需要關注代開的合理性。1. 是否存在取得的發票一直未付款或者大額現金支付的情況,支付情況異常可能存在風險。2. 是否存在同一地址注冊多家小規模納稅人來開具發票,同一 IP 地址對外開具發票的情況,可能存在虛開嫌疑。1. 是否存在開票金額快達到免征額臨界點的時候經常出現作廢發票現象,增值稅普通發票作廢比例異常的情況,這可能是為了控制開票金額而進行的不正當操作。2. 是否存在新成立的小規模納稅人短期內開具大額發票,而且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年齡偏大,且沒有經營能力甚至不具備生活能力等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存在虛開發票的隱患。3. 是否存在利用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月 15 萬(或季 45 萬)的免征額來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也就是利用免征額臨界點達到銷售方虛開、購貨方虛增成本費用,從而逃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情況,這種行為嚴重損害國家稅收利益。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要對發票自查工作高度重視,及時發現并糾正這些風險點,確保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和稅務合規。
- 在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中,發票自查至關重要,它關乎企業的稅務合規和經營風險。以下是發票自查需要關注的 24 個風險點。1. 是否存在為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情況,這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2. 是否存在企業之間環開、對開發票的情況,這種行為會擾亂稅收秩序。1. 是否存在發票稅率適用錯誤的情況,錯誤的稅率會導致稅款計算不準確。2. 是否存在未按照規定開具合格的發票的情況,如發票信息填寫不完整、不準確等。3. 是否存在未按照規定銷售方隨意作廢開具的發票的情況,不合理的作廢可能存在問題。4. 是否存在疫情期間免稅發票開具錯誤的情況,特殊時期的免稅政策需要正確執行。5. 是否存在發票清單開具錯誤的情況,清單內容應與發票相符。1. 是否存在購銷不匹配、進銷項明顯異常的情況,這可能暗示業務的真實性存在問題。2. 是否存在取得稅收洼地發票過多的情況,過多依賴此類發票可能有稅務風險。3. 是否存在經常凌晨開具發票的情況,異常的開票時間可能存在疑點。4. 是否存在金額全部頂格開票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不正常。1. 是否存在取得白條入賬等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情況,發票是合法的入賬憑證。2. 是否存在業務真實發生但沒有取得發票,找發票來沖抵的情況,這會導致賬目混亂和稅務問題。3. 是否存在企業只有銷項稅,沒有進項稅,利潤太高,找發票來抵稅的情況,這是違規的避稅手段。4. 是否存在股東分紅個稅高,為了減少分紅金額,找發票來規避的情況,同樣屬于違法操作。1. 是否存在農產品發票沒辦法提供資產還是非資產證明材料的情況,缺乏證明可能影響稅務處理。2. 是否存在取得大額費用支出發票證據鏈不充分的情況,完整的證據鏈是合規的保障。1. 是否存在舍近求遠開票,或者屬于貨物來源地預警的情況,不合理的開票地點可能有問題。2. 是否存在從自然人處取得大量或大額代開普票的情況,需要關注代開的合理性。1. 是否存在取得的發票一直未付款或者大額現金支付的情況,支付情況異常可能存在風險。2. 是否存在同一地址注冊多家小規模納稅人來開具發票,同一 IP 地址對外開具發票的情況,可能存在虛開嫌疑。1. 是否存在開票金額快達到免征額臨界點的時候經常出現作廢發票現象,增值稅普通發票作廢比例異常的情況,這可能是為了控制開票金額而進行的不正當操作。2. 是否存在新成立的小規模納稅人短期內開具大額發票,而且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年齡偏大,且沒有經營能力甚至不具備生活能力等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存在虛開發票的隱患。3. 是否存在利用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月 15 萬(或季 45 萬)的免征額來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也就是利用免征額臨界點達到銷售方虛開、購貨方虛增成本費用,從而逃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情況,這種行為嚴重損害國家稅收利益。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要對發票自查工作高度重視,及時發現并糾正這些風險點,確保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和稅務合規。